互聯(lián)網(wǎng)泡沫破滅一年的臺前幕后


 

     美國時間20001年3月9日,是自從去年美國納斯達克股市從5049的高峰急轉 直下開始狂跌的一周年。該不會是為了“紀念”這一日子吧,當天的納斯達克綜 合指數(shù)居然下跌了125個百分點,約5%,跌到了2052的水平。 圍繞著今后將會下跌到何種水平,市場人士的預期分裂為兩個陣營。樂觀派 們表示“現(xiàn)在已經跌到盡頭了”,而悲觀派中甚至有人認為“今后兩個月還將會 繼續(xù)下跌50%”。悲觀派們認為到個人電腦等IT制造商完成庫存調整還需要兩個 月。 悲觀派的代表、基金管理人David Ties先生大膽預測,“納斯達克股市急跌 的影響今后還會波及到NYSE(紐約證券交易所),道·瓊斯平均指數(shù)將會下跌到 3000美元的水平”(順便說明一下,上個星期五道·瓊斯平均指數(shù)的收盤價為1 萬644美元)。這一數(shù)字雖然令人難以置信,不過最好還是記住有專家持有這種觀 點。這從一個側面顯示美國經濟正在一步步走向危險區(qū)域。 從去年3月份開始到目前為止,據(jù)說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已經損失了近3兆500 0億美元。損失金額之龐大可能一時令人無法理解,換句話說這意味著在短短一年 的時間里損失了比日本的GDP(國內總產值)還要多的財富。 90年代初,由于S&L(儲蓄貸款協(xié)會)拙劣的經營產生了大量的不良債券, 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大丑聞。不過,那時申請清算的金額為1200億美元(其中90 0億美元為公共資金)。與此次的因特網(wǎng)泡沫相比少了一個數(shù)量級。 在損失了3兆5000億美元以后,目前誰都無法預期今后會發(fā)生什么情況。不過 ,可以肯定的是要等到市場恢復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至少在今后1年內,美國I T業(yè)界很難再培育出風險企業(yè)。風險資本家們正在縮減投資。矢志的創(chuàng)業(yè)年輕人, 則放棄創(chuàng)建企業(yè)的打算,做為暫時的避風港他們選擇了商業(yè)學校。 另外,在投資業(yè)界,正在出現(xiàn)彈劾泡沫引發(fā)人的事態(tài)。那些投資銀行的證券 分析家們成為眾矢之的。 美國美林證券的Henry Blodget以及美國摩根的Mary Meeker等泡沫時期的明 星分析家們現(xiàn)在已經消失得無影無綜。他們在.com企業(yè)的頂盛期并肩走在一起, 共同踏上了華爾街出人頭地的大道,而在走下坡路時他們也只能被迫走上同一條 船。這兩個人都曾把眾多的.com企業(yè)的股票吹成推薦股。 由于Blodget言中美國Amazon.com的股價從而使他成為一顆耀眼的明星。他對 于尚未創(chuàng)造出1美分利潤的Amazon.com,大膽預言“股價早晚會升到400美元的水 平”。而事實果然不出他的所料,由此Blodget一舉成名,同時成為仰仗.com業(yè) 界而立的分析家。 com企業(yè)和像Blodget先生這樣的證券分析家之間是“互相促進”的關系。如 果Blodget盛贊某一.com企業(yè),該企業(yè)便會受到人們的關注。其結果導致該股價上 揚,于是反過來人們對于該先生好評如潮。 回顧Blodget的經歷,有助于探索證券分析家這一職業(yè)的本質,F(xiàn)年35歲的 Blodget曾在椰魯大學專攻歷史。大多數(shù)分析家都擁有MBA(經營學碩士學位)以 及經濟學學位,如果單單從學歷上看,Blodget并沒有經濟方面的背景。這表明即 使沒有在學校學過經濟也可以成為分析專家。 Blodget大學畢業(yè)以后,為了成為一名新聞從業(yè)人員就職于美國的一家有名 的雜志社哈巴斯(音譯),在該雜志社他負責“確認報道信息”這樣一個十分平 常的工作。對此他感到厭煩,于是跳槽到華爾街的一家小證券公司,并從此開始 了他的分析家的生涯。 由于Blodget先生Amazon.com的股價從而成為眾人所矚目的對象,所以他很快 被大型證券公司美林挖走,開始逐漸成為明星。分析家的推薦級別從“強烈推薦 購買”“購買”等到“出售”為止,中間分為好幾個等級,而Blodget幾乎為所 有的.com股定為“強烈推薦購買”級。而令人驚奇的是,這些企業(yè)的股價居然也 不斷地飆升?梢哉f他實際上扮演了一個因特網(wǎng)業(yè)界廣告塔的角色。 即使在泡沫破滅以后,以Blodget為首的樂觀派在一段時期內并不想降低對于 .com企業(yè)的評價。這意味著暗示人們“只要暫時忍耐,手中緊握股票的話,股市 很快就會恢復”,然而事實上與他們的預測相反,股價正在持續(xù)下跌。在一些由 于相信他們的觀點而購買.com股票的投資家們中間,有人甚至要起訴樂觀派分析 家。除了證券分析家受到人們的譴責以外,那些與高新技術相關的市場調查公司 的研究員們也成為萬人所指。一位研究人員承認,“我們經常受到發(fā)表樂觀市場 預期的壓力。因特網(wǎng)企業(yè)試圖利用我們的市場預測,從風險資本家們那里獲得更 多的投資資金”。 泡沫破滅已經經過了一段時間,泡沫形成的內幕也正在逐步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