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真金不怕火煉”,可是不是所有的真金都不怕火煉?陶瓷鑒定專家會告訴你:未必。在成龍導演的《十二生肖》電影中就有一幕揭秘造假者是如何利用X光來延長陶瓷年代的,就連專家、高科技檢測儀也難以識破其真實身份。
陶瓷真?zhèn)渭皵啻恢笔菑V大收藏者關心的話題,專家“走眼”的事兒也時不時地在鑒定界掀起風波。就在一些人質疑傳統(tǒng)“眼學”能否辨識所有“真金”的同時,科技鑒定這個躍躍欲試的新生兒也因面臨種種挑戰(zhàn)而舉步維艱。這不,由西南政法大學司法鑒定中心牽頭推出的自然老化顯微痕跡鑒定成果的首秀,于年初露臉了。
科技含量有多高
日前,全國首屆文物藝術品物證技術交流座談會在廣東佛山市南海平洲紅木古玩城舉行。這次交流會最引人注目的當屬由主辦方西南政法大學司法鑒定中心推出的90多件文物藝術品的展覽,每一件展品都通過了司法物證鑒定,拿到了“身份證”。據(jù)該活動承辦方負責人蘇仕興介紹,“這是全國首次對經(jīng)過司法物證鑒定的文物藝術品進行展示,西南政法大學司法鑒定中心為此籌備了近一年多的時間。”
司法物證鑒定,這詞兒對很多收藏者來說還是頭一次聽說,它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鑒定技術?西南政法大學司法鑒定中心的工作人員向中國商報記者介紹,這批展出的文物藝術品都是經(jīng)過一項名為自然老化顯微痕跡物證司法鑒定技術來斷代的,該技術主要是依靠DM數(shù)碼顯微多功能取證儀,實現(xiàn)高清觀測。以古陶瓷為例,其組成成分硅酸鹽物質會在時間、空間和自然環(huán)境等因素的作用下出現(xiàn)老化痕跡,比如胎釉老化、自然磨損、包漿等。研究者需借助顯微儀器和高倍數(shù)碼照相技術觀察到古陶瓷上一些老化痕跡的結構特征,并對此進行總結歸納,建立數(shù)據(jù)庫,用作比對的參照物。比如宋代官窯瓷片的自然老化痕跡在儀器檢測下會呈現(xiàn)一種幾何圖形,元代鈞窯瓷片上會呈現(xiàn)腐蝕坑點積聚成斑,清代醬釉執(zhí)壺上則會呈現(xiàn)半環(huán)形腐蝕線等等,那么這些特點將作為參照信息收錄進數(shù)據(jù)庫中。值得一提的是,這項技術不需要從器物上取樣,檢測設備也不需要接觸器物,所以文物藝術品不會受到損傷。
該中心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這項技術經(jīng)過了10年左右的發(fā)展,2011年11月11日,經(jīng)重慶市司法局批準,西南政法大學司法鑒定中心有資格應用該技術對文物藝術品進行鑒定,并出具司法鑒定證書!绷頁(jù)該中心主任易旻介紹,“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收藏熱的升溫,與文物藝術品相關的各類委托逐步增多,這讓我們開始重點關注文物藝術品物證司法鑒定!
目前,西南政法大學司法鑒定中心從事該領域鑒定的鑒定人員12名、特聘知名專家10余名,實行以物證鑒定為基礎,兼具傳統(tǒng)鑒定的雙軌制鑒定機制,已累計對700多件古陶瓷進行了司法鑒定。這次在佛山展示的90多件文物藝術品,即是這項技術成果的展現(xiàn)。
不過,目前借助司法物證鑒定技術鑒定文物藝術品的受眾大多是身陷官司的民間收藏者,需要司法鑒定證書證明涉案文物的真實性!霸谧匀焕匣@微痕跡司法物證鑒定中,我們會按照窯口、時期的不同以及是否是精品等進行不同價位的收費。比如鑒定一件出自民窯的普通瓷器,費用最低是2000元,如果需要出具司法鑒定證書,還需再收費!
有了儀器就科學?
此番在佛山舉辦的展覽,引起了不少業(yè)內(nèi)人士的關注,更有人提出:物證鑒定的時代已經(jīng)到來。那么,司法物證鑒定真有那么神奇,能破解陶瓷鑒定的密碼?
自然老化顯微痕跡司法物證鑒定技術的支持者,同時也是西南政法大學司法鑒定中心在北京推廣該技術的負責人梁先生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古代瓷器釉面上的自然老化痕跡特征與陶瓷新品、仿品、各種做舊的瓷器存在明顯的區(qū)別,而且是人為不可復制的,該技術準確率接近100%!比欢,不少收藏者對此心存疑慮。以胎釉老化來說,由于瓷器的釉質本身比較厚且不易褪色,流傳至今的清代瓷器老化現(xiàn)象其實并不明顯,難以辨別。不僅如此,同一時期的瓷器有的出自墓葬,有的在藏家手中流轉,再加上不同的瓷器保存環(huán)境如溫度、濕度等條件各異,極有可能造成同一時期、同一品類、同一窯口的瓷器,其胎釉呈現(xiàn)出的特征也會有明顯差異。這些信息多如繁星、千差萬別,又該如何甄別呢?
據(jù)介紹,自然老化顯微痕跡司法物證鑒定技術所依靠的儀器DM數(shù)碼顯微多功能取證儀,并不是什么新奇之物。該儀器早已普遍應用于公安刑偵工作中,通過它可以實現(xiàn)高清觀測,換言之,DM數(shù)碼顯微多功能取證儀將人眼的功能放到了最大!爸挥型ㄟ^這個儀器才能看到陶瓷上的顯微痕跡,但最終還得靠人的經(jīng)驗和知識來判斷陶瓷真?zhèn)渭皵啻K哉f,這項技術目前的關鍵問題還在于必須建立一個可靠的數(shù)據(jù)庫。中國的古窯址眾多,每個窯址在不同的時間內(nèi)生產(chǎn)的瓷器在結構上都或多或少存在差異,把這些瓷器的數(shù)據(jù)全部找齊,然后再逐個分析每種瓷器自然老化痕跡的顯微特征,幾乎是不可能的!鼻迦A大學化工系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研究所的李博士告訴記者,在他看來,數(shù)據(jù)庫的建設是一項大工程,不僅耗時耗力,而且對參與者的專業(yè)素質要求極高,“不僅需要工科背景,還要對文物藝術品有一定的了解!
而另一位市場人士也質疑道:“有多少燒制元青花的窯口,研究者是不是把所有的樣本都采集來了?現(xiàn)在又有多少仿燒的窯口?是不是也采集全了?如今,有一批人專門造假,他們研究過大量的殘片數(shù)據(jù),幾代人積累了相當豐富的造假經(jīng)驗,由其造出的贗品就連資深陶瓷鑒定專家也難以看出破綻。大多時候專家信以為真的東西很有可能也是假的,建立在假信息上的數(shù)據(jù)庫如何起到比對的作用呢?”
瓷器收藏圈都知道這樣一個故事,造假者為了讓一件元青花的贗品逃過科技鑒定,便給假瓶身安上一個真胎底。因為造假者知道,按照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一些科技鑒定手法,鑒定人只能從瓷瓶胎底打個小孔采集樣本,拿去化驗。而如今,自然老化顯微痕跡鑒定技術連取樣都不用,單從痕跡方面去看,通過微觀的圖像作為判斷依據(jù),其可信度有多高呢?
“到目前為止,科技鑒定在斷代方面的誤差率仍難以計算。比如用學界公認的碳14測定技術,雖然可以鑒別文物真?zhèn),但其能夠斷代的范圍卻是以5000年為間隔,像明代到清代也就不到300年,時間太短,用這種技術就無法確定文物藝術品的年代。而自然老化顯微痕跡鑒定技術的誤差率能有多少,目前還看不到官方公布的數(shù)據(jù)。所以說,有了儀器并不代表得出的結果就是科學!崩畈┦空f道。
科技鑒定咋這么難
在文物藝術品鑒定領域,科技鑒定一直處于步履維艱的境地。近些年,文物藝術品鑒定界不乏科技“寵兒”,像熱釋光測試、元素定性定量測定等都曾“紅”極一時,但不久后它們又相繼被造假者破解。比如熱釋光測試技術,只要對瓷器贗品進行X光輻照,或是在贗品原料中加入添加劑,便能用以冒充自然輻射的反應,熱釋光測試便無計可施了。元素定性定量測定也同樣難逃厄運,只要造假者使用的原料及燒成工藝與古代窯口保持一致,加上當?shù)丨h(huán)境未被污染的話,那么其仿品的微量元素會與這一古窯真品相同,真?zhèn)坞y辨。那么,作為后來者的自然老化顯微痕跡鑒定技術是否有強大的“防御系統(tǒng)”,能不被“黑客”攻破呢?
在許多瓷器收藏者看來,不管科技鑒定的科技含量有多高,都無法替代傳統(tǒng)的“眼學”鑒定。一位北京的瓷器收藏家王先生認為:“依據(jù)傳統(tǒng)‘眼學’建立起的資料庫雖然沒有將其數(shù)字化,但這些世代傳承下來的經(jīng)驗和知識更可靠、更全面,它是建立在歷史文獻、考古發(fā)掘、各個歷史年代特征比對等諸多因素上的學問。而且傳統(tǒng)鑒定不僅會從痕跡上去辨識,還會綜合考察其紋飾、胎底、器型、釉色等多個方面,避免了科技鑒定的單一性!
另外,收藏的樂趣不僅僅在于最終能否將文物藝術品收入囊中,更大的魅力則在于考證、辨析的過程,其間有知識的增長、經(jīng)驗的積累,還有許多藏友間的辯論和友誼,藏界不乏這類佳話!叭绻萍艰b定取代傳統(tǒng)‘眼學’,那么文物藝術品市場將可能變成明碼標價的商場,到時還會有那么多學者專家去研究它嗎?當學術的發(fā)展停滯了,收藏的意義也就終止了。”北京書畫收藏愛好者張先生直言。
在更多業(yè)內(nèi)人士看來,單純靠科技鑒定并不能解決文物鑒定中的所有問題。目前,各種無損檢測方式都需要先進設備的支撐,不具有便攜性,而且這些方法都依賴龐大的數(shù)據(jù)庫,而數(shù)據(jù)庫中沒有涵蓋的部分,在檢測上就是空白地帶,這就是漏洞,會授人以柄。另一方面,由于國內(nèi)文物藝術品的鑒定還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即便用同樣的儀器,但操作者不一樣,鑒定出來的結果也極可能不一樣。“所以,科技鑒定還處在一個完善的過程,更適合扮演一個輔助的角色!瓷器藏家王先生強調道。